取消強積金對沖 羅致光暗批商界計錯數:討論政策不是數字遊戲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11/04 18:34

分享:

分享:

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於網誌不點名批評商界,以簡單加減乘除,計算取消強積金對沖的額外成本,概念上沒有意義,甚至可說是錯的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取消強積金對沖爭議不休,勞福局局長羅致光上周於網誌,不點名批評商界「預計未來25年額外增加勞工成本不少於8,400億港元」的說法嚇人,今日(4日)再度發表網誌,指若將取消對沖每年增加的成本百分比,簡單乘以25年,去計算成本總增幅為8,400億港元或是3,300億港元,「除了沒有意義外,亦只會嚇自己。」

他批評,討論政策不是數字遊戲,不要將加減乘除當作隨意門,「即使是小學生,都不可以隨意計加減乘除來處理『文字題』。」

羅致光解釋,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開支相等於年薪的約5.6%,若僱員自行離職,便不符合領取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,過往統計資料顯示,約6成離職均是自行離職,故未來25年取消對沖額外增加的成本,應是5.6% x 0.4 = 2.2%。但成本中還有不同變數,如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分別要有2年及5年年資才符合資格領取,依法被「即時解僱」者亦不符合資格,他稱,以過往調查統計資料計算,上述2.2%要打個三折,即只有0.66%。

他認為,政策制定不單看統計平均數,而要多看及多預計不同變數,政府不擁有全港僱員的相關實際資料,有的只是一些統計調查的資料;二是政府亦不可以預測在取消「對沖」後,僱主和僱員行為,如招聘與解僱、轉工頻率的變化,故在今年施政報告中,特首指出會在取消「對沖」5年後作出檢討。他亦強調,今次政府的取消對沖終極方案中,已考慮過類似過往20年間出現過的亞洲金融風暴、「沙士」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、金融海嘯等情境的發生。